药膳养生注意什么 食物也要分性味
关注养生的人群应该都知道,药补不如食补,这就是药膳养生的来源。而人们常说“药食同源”不是讲药与食物同吃,而是说很多食物本身具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功效。
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,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养生保健,饮食的调补、营养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。很多人听说食疗的作用不错,就自己买一些药材与普通食物一起烹饪,或者到饭店去吃药膳。这样吃到底有没有好处呢?
食物也能辅助药物治病
所谓食疗,中医称为饮食调补学,是利用食物本身的作用来维护人的身体健康,辅助药物防病治病,《千金要方》中专门有一卷为“食治”,分类介绍了果实、蔬菜、谷米、鸟兽及虫鱼的性能以及对人体的作用。人们常说“药食同源”不是讲药与食物同吃,而是说很多食物本身具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功效。
食疗基本上老少皆宜,但严格来讲,根据食物的性味不同也应该因人而异。普通食品如大米、面粉,具有食物和药物双重功效的食品有生姜、葱、大枣、龙眼肉、枸杞子、桑椹子、酒、醋等,这类食物与中药材有着很大的区别,它们可以称作“药食同源”。
而纯粹的中药材只能是在治病时方可食用,如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冬虫夏草等,身体没有大病的人,最好慎用。
食物也要分性味
即使是“药食同源”的食物,最好也要区分自己的体质,认识食物的性味,有的放矢。
食物分寒、凉、温、热四性,寒性的食物如苦瓜、萝卜、紫菜、白菜等,可清热泻火、通便、解毒,体质偏寒者不宜多吃;热性的如生姜、葱、韭菜、辣椒、羊肉、狗肉等,可温中散寒、补肾壮阳、补气等,阳虚体质者可食用,不能反之,否则等于“火上浇油”。
中医认为人体脏腑归经,有些食物刚好对人体某些器官产生明显的作用,可以适量多吃点,如生姜、桂皮对脾有好处,可增进食欲;柿子、蜂蜜,可养阴润燥、止咳;芥菜、荸荠能化痰,对肺有好处;枸杞、猪肝可明目;胡桃仁、杏仁、香蕉止咳、通便;山楂、莲子、菠菜助消化。
药膳不能随便乱吃
食物除了能起到一定的药物作用外,还可以与真正的药物搭配着烹调食用,这就是人们所说的“药膳”。药膳并不是随便想吃就吃的,而是应该根据气候、地域、年龄、性别的不同,在专业人员指导下,根据身体状况决定。如夏季炎热,人体喜凉,这时就要多吃些消暑生津为主的药膳;春季气候转温,人体以肝主疏泄为特征,最好吃些补肝的食物和药膳,如桑菊薄荷水,韭菜炒猪肝等。
我国地域辽阔,不同地区地势高低、气候条件各异,因此药膳还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分别配制,如东南沿海气候潮湿,居民易感湿热,适合清淡除湿;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,适合温阳散寒、生津润燥。如果感冒了,在西北可以用姜糖苏叶水解表,而在东南地区则适宜选用桑菊薄荷水。
青少年更不宜食补
中国有句古话:“冬令进补,春来打虎”,人们喜欢在严冬季节用人参、黄芪等药材与老母鸡一起炖汤喝,这对年老体弱、体质偏瘦、偏寒的人群比较适合,但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就不太适宜了。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最好吃不加任何中药的鸡汤,喝汤时最好把油撇开,以清淡爽口为宜,不能盲目“食补”,否则适得其反。
正确、合理的饮食对人体非常重要,必须学会遵循饮食的自然规律,不可轻易吃药膳。药补不如食补,最好还是坚持合理规律的饮食。
秋分养生食材有哪些,秋分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
秋分的到来,标志着天气已经进入深秋,此时天气变凉,人们需要添衣加物,而在饮食上也需要做一些调整,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,避免机体受到影响,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。
那么在秋分这个时节里,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又有哪些养生食材呢?下面就跟一起来看看吧。
秋分养生食材有哪些
1、枸杞
枸杞有滋阴强肝补肾的作用,对于降压、解热、止咳化痰等病症也有一定的作用。
2、苹果
苹果是秋季成熟的一种水果,它营养丰富,有增体质,助消化的作用。
3、菜花
菜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所以可以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,预防秋季疾病的发生。
4、银耳
银耳是秋季滋阴润燥的佳品,同时还有补气养血、美容护肤的作用。
5、红薯
红薯是秋季饮食中一个很重要的食材,它营养成分丰富,有补脾养胃的作用。
6、百合
百合有润肺止咳的作用,所以对于秋燥有很好的缓解。
秋分养生饮食原则有哪些
1、多吃酸味食物,少吃辛味食物。本文由原创发布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。
2、多吃温补性质的食物,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。
3、饮食上应该注意滋阴润肺,回收阳气。
秋分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
1、秋分过后,天气转凉,所以要注意添衣防寒,避免受凉感冒。
2、注意起居,早睡早起。本文由原创发布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。
3、秋分期间,降水少,天气干燥,所以要注意防范秋燥,多喝水,多吃有润肺降燥作用的食物。
4、适量运动,不宜过早或过晚。
5、放松心境,保持心情愉悦。
入伏应该吃什么食物?入伏养生需要注意什么?
今天我们正式步入了三伏天,三伏天是每年夏季最炎热的一段时间,而在三伏天期间也是养生的好时间,人们在三伏天的时候适合进行饮食养生,那么入伏应该吃什么美食呢?入伏养生需要注意什么?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!
入伏适合吃哪些美食?
1、吃饺子:大家都知道饺子是我国北方的传统美食之一,在我国很多传统节日的时候都需要吃饺子,入伏也不例外,入伏的时候很多地区的人们都会用小麦粉做饺子皮,包上猪肉和时令蔬菜,不仅美味而且养生。
2、吃汤面:入伏的时候还有很多地区会吃汤面,入伏吃汤面在我国是有历史的,三国时期人们就会在入伏吃汤面了。
3、吃馄饨:三伏天的时候北方吃饺子,而南方大多会吃馄饨,并且馄饨的馅料也非常的丰富,是非常美味营养的传统美食。
入伏有哪些养生注意事项?
1、入伏之后虽然天气日益炎热,但是大家要注意在吹风扇、和吹空调的时候,不要让风扇空调对着人吹,吹久了会导致浑身酸痛,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。
2、大家要知道伏天的气候炎热、太阳光紫外线强烈,所以大家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,以免被晒黑晒伤,危害皮肤的健康。
3、大家在伏天的时候还需要注意饮食,因为冷饮冰糕等寒凉食物有极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,但是经常食用也会刺激肠胃,不利于人们的肠胃健康。
三伏天应该怎么计算?
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每年的时间都不一样,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计算三伏天,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;
三伏天一般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,这就是初伏,而第四个庚日是中伏,在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,一般来说一伏有十天左右,三伏天也就是三十天,但是今年也就是2020年比较特殊,中伏有20天,所以今年的三伏天有四十天。
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,上文详细介绍了入伏适合吃的美食、入伏的养生注意事项、以及三伏天的计算方法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,另外我们的主页上还有更多精彩内容,大家感兴趣也可以了解分享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