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养生文化 > 正文内容

不是衰老?五感失灵或许是疾病拉响“警报”!

好奇百科3周前 (11-21)养生文化1

五感是指嗅觉、视觉和味觉、听觉和触觉,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,看到不同的颜色,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,品尝食物等。无论是哪一个感官异常,均会影响日常生活,感官下降不能单纯认为是衰老,也有可能是疾病。

五感失灵分别对应怎样的疾病?

1、嗅觉

鼻腔深处分布着很多嗅神经末梢而产生嗅觉。嗅觉障碍非但无法享受食物,造成营养不良,而且也会影响社交沟通和心理状态。嗅觉障碍常见于鼻部疾病,常见的是鼻炎、鼻窦炎和息肉、鼻腔肿瘤等,可使得鼻腔黏膜处于水肿状态,易堵塞鼻孔;或许是上呼吸道感染,病毒会影响嗅神经细胞,造成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;也有可能是神经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,常见于帕金森病、癫痫、痴呆症、多发性硬化症等;还有一种严重的是头部受损,如颅底骨骨折、颅脑外伤等。

2、视觉

只是单纯的视力下降,可能是近视或远视、白内障等。眼睛红肿疼痛常见于炎症,包括角膜炎、虹膜睫状体炎。视力急剧下降,同时伴有偏头痛和恶心呕吐,还需警惕青光眼。看东西变形,把特别直的东西看成弯曲的,常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。感觉眼前有漂浮物,同时伴有视力减退,提示玻璃体积血;若伴有黑影遮挡,还需警惕视网膜脱离。

3、触觉

反复出现皮肤瘙痒,常见于多种疾病,包括皮肤病、神经性问题、系统性器官病变、精神障碍等。触觉减退或变得非常敏感,常见于帕金森病、多发性硬化症以及糖尿病。

4、味觉

感觉嘴巴中发甜,同时伴有口干、多食多饮、身体消瘦,或许是糖尿病。嘴巴中有酸味,伴有反酸和呃逆,一般是胃食管反流病。口腔总发苦,排除药物因素,还需警惕胆结石、胆囊炎以及胆管炎等。感觉味道淡或无味道,主要原因是气血亏虚。

5、听觉

反复耳鸣且伴有耳根疼痛,有时牵连到下颌关节区,提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。听力下降且伴有耳鸣、头痛头晕等,常见于动脉硬化。有明显的耳闷、耳堵感,或许是中耳炎。

温馨提示

无论是哪一个感官发生异常,只要有明显的症状,最好是去医院做相关检查,以免延误病情。生活中应好好的呵护每一个感官,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、高污染环境中,不可过度用眼。
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好奇百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qcjw.com/15232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不是衰老?五感失灵或许是疾病拉响“警报”!” 的相关文章

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的养生要点

本文讲述了一年四季人们的生活作息规律;以及善养生者对待疾病的观念,即不等得病再治病。也就是说,人们不要等到患病后,再去想办法治疗、调养,那样就已经晚了;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,就注重以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调养身心,在疾病未生之前就将其抑制。 【原文】 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...

养生先抑怒

豁达开朗,调理性情。因为,世间许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,能改变的只有我们的心态。一个豁达开朗的性格,对于好养生者,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使人平和地面对各种外界刺激,减少生气发怒。 人一发怒,气就会运行逆乱而不顺畅,气受到伤害,身体就会受到伤害。可以看出,养生必须调节气机,尽量不要生气,不要让人体之气受伤...

睡有好眠 | 真正会养生的人,从来不养生

睡有好眠 | 真正会养生的人,从来不养生

  人越到中年,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,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,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,但现在,随着年纪的增长,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。    01 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?  一般到了40岁以上,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。  年轻的时候,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,夜间睡觉的...

养生别乱来!弄懂这些东西,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!

养生别乱来!弄懂这些东西,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!

 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?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?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?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。  我们从《黄帝内经》说起,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,充分考虑了天、地、人之间的关系,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,将天时气候、地域环境、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,形成了“三因制宜...

养生的意义是什么,怎么养生调理,养生大全有哪些?

养生的意义是什么,怎么养生调理,养生大全有哪些?

 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,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。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,气血,保护精神的原则。它采用调节精神,引导呕吐,调整时间,喂养,药物,禁欲,排气的各种方法,以实现维护,调养,支持生命,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“长寿”。 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。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...

【传统养生】养生先静心

【传统养生】养生先静心

    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。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”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。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。人生在世,恰似四季更替一样,有风花雪月,有酸甜苦辣,有悲欢离合,有生老病死。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、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,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,善于静心...